一是线网结构不断优化。新开通公交线路10条,优化调整18条次,开通定制公交158条。二是公交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。CBD绿地公交换乘枢纽已完成场站及办公用房主体工程建设。腊山立交桥、凤凰山立交桥换乘枢纽,济南东站临时公交停车场和桑梓店公交停车场均已完成地面硬化,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。三是公交服务能力创新升级。完善夜间公交网络,目前已有零时公交28条,超过100条公交线路末班车发车时间在22时以后;推出了“春秋卡”,大幅降低乘客出行成本,截至6月底,累计刷卡近一千五百万人次;推出“交通联合”乘车卡,实现了全国范围跨市域、跨省域互联互通。四是全力构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体系。上半年先后出台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》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》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等6项运营管理制度,为轨道交通运营监管提供制度保障。五是严把轨道交通运营“安全关”。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济南市轨道交通1号线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。划定1号、3号线地铁保护区范围,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