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夏以来,潍坊市临朐县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,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,齐鲁嵩山峡谷漂流等项目人流如织。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,交通道路的建设与完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,实现了交旅深度融合发展。
精巧规划,构筑文旅交通路网
临朐县全力打造“天虹玉带·幸福来临”旅游公路,全长150公里,涵盖6条干线公路、5条县道和26条农村公路,并与济潍高速公路、长深高速公路衔接,构建起集吃住行娱游于一体的“快进慢游”公路网。该路串联沂山景区、石门坊景区、老龙湾景区、山旺国家地质公园、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等15个A级旅游景区,以及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、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。沿线汇集了沂山的雄伟风光与深厚的镇山文化、石门坊独特的红叶景观与历史古迹、老龙湾的泉水竹林与江北水乡风情等丰富的旅游元素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多元景致,彰显了旅游资源集群效应下“引客来、留客住”的独特魅力。
精致建设,打造旅游公路典范
临朐县持续加大“天虹玉带·幸福来临”旅游公路改造提升力度,3年来累计投资2.5亿元,完成旅游公路改造里程77公里,建设错车台311处,增设警示标志157处、弯道镜20处、波形护栏2.8公里,设置太阳能路灯200盏。临朐县还注重公路沿线配套设施建设,在天路沿线设置了多个旅游驿站,为游客提供免费休息、加水、如厕等服务;在部分路段铺设彩色路面,为自驾旅途增添别样色彩。新改建完成后的公路,路面状况改善,配套设施日益完善,旅游标识清晰明确,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体验。
精心统筹,构建长效发展机制
组织保障方面,临朐县委、县政府牵头成立旅游公路建设专班,建立“高位推动、部门协同”工作格局,出台相关纲领性文件,确立建设目标与实施路径;组建技术指导组,对沿线8个镇街“一对一”包靠,全程把控设计、施工和验收。资金筹措方面,突破传统“上级补助+地方自筹”单一模式,创新推行“交通+产业”一体化开发模式,将旅游公路建设与沿线产业园区、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联动开发,收益反哺建设和养护,实现资金可持续、交通部门职能由行业管理向产业统筹、资源整合、服务监管复合型转变,为交旅融合提供长效动能。
精细运营,激活交旅产业动能
临朐旅游公路强力释放文旅吸引力与经济带动力,特色活动与项目运营成效显著。2025沂山(齐长城遗址)徒步挑战赛吸引2000余名爱好者参与,冬季冰雪项目累计接待47.23万人次、营收3300.27万元,齐鲁嵩山漂流年营收破2000万元,淹子岭房车营地客单价同比提升45.7%,隐士村端午假期单村营收160万,特色柿子酒年销500万元,乡村旅游潜力充分释放。旅游公路攻坚打通12条22余公里断头路、梗阻路,推进济潍高速连接线等重点工程,串联城市核心区与产业园等节点,年节约企业物流成本超300万元。依托旅游公路沿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,潍坊抽水蓄能电站、齐鲁山水园生态旅游区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,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临朐的这条旅游公路,是一条串联美景的景观之路,是一条带动发展的产业之路,更是一条惠及民生的幸福之路。它如同一根灵动的丝线,将临朐的山水风光、特色产业、乡村风情紧密串联,编织出一幅交旅融合、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未来,随着不断的完善与发展,这条“天虹玉带”必将为临朐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活力,让“幸福来临”的愿景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。
来源:山东省交通运输厅